繼國內多地公交公司暴雷引發欠薪停運等現象后,最近這兩天,昆明地鐵官方社交平臺賬號的視頻評論區下方淪陷了,涌現出大量員工和家屬討薪的評論。
筆者聯系到一名自稱是昆明地鐵公司正式員工的人員,據其介紹,他的工資每月扣完五險一金稅后是5200元,從今年5月份開始工資拖欠至今沒有發,五險一金有一年時間沒有交,“整個地鐵公司有5000多職工,還不算勞務派遣;地鐵公司對于這個事,不讓員工外說。”
按照這名匿名員工所說的員工數據,昆明地鐵公司僅拖欠員工工資這一項,窟窿就高達上億元。
這名員工還稱,即便員工選擇勞動仲裁了也沒用,因為公司沒錢。而且很多員工提出離職,但人力資源不批,“一線員工現在吃飯都成問題,沒人干活地鐵停運就是事故?!?/p>
他還給筆者發來兩份昆明地鐵公司企業微信的截圖,這兩份截圖內容顯示均是同一人發布,成員顯示為5279人。其中,第一份截圖發布的時間顯示為7月30日,主要內容為,軌道集團和運營公司在通過各種途徑解決資金問題,希望能夠恢復正常,但集團公司的債務優化方案尚未獲得參與的各家銀行的批復。
還同時提到,工資拖欠給各位員工生活帶來極大的困難,何時發、發多少的不確定更加劇了員工的壓力,公司對此也非常痛心,目前的做法只能是根據能發放的總額,找一個總額差不多的一個或幾個科目去補,所以顯得沒有計劃性。
“根據目前和一家銀行的反復磋商,下周有望發一個月的工資,補繳一個月公積金、一個月醫保。關于員工按時發放工資的訴求,我們會繼續向集團反映,爭取支持!”
有群成員回復:感謝領導回復,也讓我們吃個定心丸。
第二份截圖發布的時間顯示為8月4日,主要內容為,經過艱難而反復的溝通,截止目前,原計劃的本周銀行貸款仍未落地,因資金未到位,工資本周暫時無法發放,請大家再耐心等待,公司仍在持續努力協調其他資金來源。
這位領導還提到,員工有意見或建議,請通過公司渠道反映,“網絡上關于工資發放的議論只會給公司解決問題帶來更大的困難和阻礙,呼吁大家與公司保持一致立場,如發現有人利用公司目前的困難帶節奏或制造輿論的,也請及時勸阻制止?!?/p>
昆明地鐵有無大量、長期拖欠員工工資,近日,筆者聯系到昆明地鐵公司人力資源部,一負責人稱,整個地鐵公司確實有好幾千人,員工的工資確實發得不正常,和網上說的一樣,“反正最近有點艱難,國有企業也會有困難的時候,但企業終究會挺過去的?!?/p>
據悉,在債務方面,截止今年一季度,昆明軌交總負債合計約1046.34億員工。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