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1月6日,成都軌道集團在市屬國企中率先召開工作大會,緊扣市委“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等部署要求,以深化落實“四前置”理念為引領,通過聚焦“五個奮力突破”,聚力“五個深度同步”,實施交通出行綠色賦能等“十大行動”、加快呈現TOD場景示范效應等“三十項重點任務”,加快實現“四個轉變”——努力推動軌道功能由“量的加快積累”向“質的全面躍升”轉變,軌道產業由“鏈的鞏固拓展”向“圈的全面成勢”轉變,軌道治理由“面的多點發力”向“智的全面賦能”轉變,軌道營城由“站的要素聚合”向“城的全面融合”轉變,力爭實現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軌道交通資陽線年內高質量開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50+”等年度目標,在更高起點推動軌道交通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
圍繞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重大戰略,成都軌道集團錨定“構建世界級軌道線網格局”目標,積極促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四網融合”,推動構建多層次軌道網絡融合互聯體系,高質量推進成都軌道交通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及市域(郊)鐵路共10線302公里建設,截至目前,在建項目封頂車站突破114座,8號線二期全線車站已封頂,27號線一期、30號線一期全線洞通,軌道交通資陽線全線電通,成眉線1個高架站、2個地下站已進入主體結構施工。全力推動8號線二期、27號線一期、軌道交通資陽線高質量開通,線網運營里程突破“650+”,龍泉至天府機場S13線年內可研獲批,“軌道上的都市圈”加速呈現。
以“智慧蓉城”建設為牽引,大力推進“智慧城軌”示范項目建設,開展節能降耗、減振降噪等新技術應用,有序推動綠色線路等重點項目,積極打造綠色城軌建設全國行業示范標桿,助推大城市治理提能增效。打造27號線全自動運行線路、升級智慧車站……更多智慧城軌場景將人本設計與智能科技相結合,為市民乘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務。
將文明城市標準與地鐵服務標準深度融合,以“用心每一天”的服務溫度帶來“溫暖美一程”的美好體驗,擦亮“文明365”全國交通行業榜樣品牌,用“乘客思維”提供舒適便捷的品質服務,為即將到來的世園會、湯尤杯等重大國際活動提供優質服務保障。聚焦全齡化服務產品提供,在新線打造高低位票亭、兒童洗手臺、母嬰室等全齡友好設施,在天府廣場站等站點打造敬老服務區、兒童友好車站;豐富完善乘客導乘界面,推出二維碼日票等服務。做優多制式交通銜接,不斷加快與鐵路、機場、公交等交通樞紐的高效銜接、便捷換乘;推進與青島、南寧、長沙等城市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讓“成都地鐵、生活一脈”成為公園城市生活方式的“最優解”和“必選項”。
依托成都超大規模軌道線網資源以及全產業鏈條集聚發展優勢,成都軌道集團以產業“建圈強鏈”為統領,以產業生態建設為核心,緊盯新一輪信息化、數智化、智能化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趨勢,加強與西南交大、中國中車等國內知名高校、行業頭部企業合作,推動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突破,將2025智慧型全自動行車試驗平臺升級打造成為具有行業示范效應的概念驗證中心,全力推進“地鐵線網智慧能源系統”“市域鐵路系統減振降噪技術”等產業前沿技術研究,以科技之力賦能產業發展。聚焦“高端裝備制造、科技創新、智能運維”等重點領域,推動擁有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關鍵部件制造能力的高能級“專精特新”企業在蓉落地,本地軌道產業體系補鏈、強鏈、延鏈。推動與重慶共建世界級軌道交通產業集群走深走實,在牽引系統、供電系統等專業領域加強協同合作,形成成渝地區軌道交通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帶動示范效應,全面提升軌道交通“成都研、成都造”行業領跑力。(杜燦)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提供的上牌信息顯示,2025年5月,國內客車(含輕客、中客、大客)月度實際銷量達到4.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降幅為1%。 上牌維度的客車終端實際銷量,更能反映國內客車市場需求的真實狀況,進一步拉長來看,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5月,國內客車實際銷量達到19萬輛,與去年同期的銷量持平。 整體來看,進入2025年后,本輪始于2023年的國內客車市場快速放量,似乎已進入瓶頸期。 從年度銷量數據,可以明顯看到,2023年之前,國內客車市場進入增長停滯期,2019年銷量達到36萬輛后,此后4年時間都在35萬輛上下徘徊,始終難以突破。而2023年開始打破僵局,同比增速達到14%,年度銷量接近40萬輛,2024年快速拉升,年度銷量一舉突破50萬輛大關,而增速更是高達29%。 2023年和2024年的快速放量,與多重因素密切相關。首先是疫情結束后國內旅游市場的爆火,直接拉動2023年國內旅團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此后,2024年7月,國家出臺以舊換新政策,推動城市公交車電動化替代,支持新能源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這一政策有力推動了公交車的更新熱潮,從而推動國內公交細分市場的客車需求集中爆發。 以公交市場為例,在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