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經過473天晝夜奮戰,納雍至晴隆高速公路老鷹巖特長隧道順利貫通,成為全線首座實現雙幅貫通的特長隧道,標志著納晴高速建成通車邁出關鍵一步,項目“百日攻堅”行動取得實質性進展。
貫通后的老鷹巖隧道
老鷹巖特長隧道位于貴州省黔西南普安縣白沙鄉境內,是納晴高速控制性工程之一,屬于分離式特長隧道,左幅長3155米,右幅長3135米,凈空寬10.75米、高5米,最大埋深266.3米。該隧道開工建設以來,由于地質結構復雜,節理裂隙發育,巖體巖層破碎,圍巖自穩能力及結合程度均較差,拱頂位置巖層部分時有塌落風險,進口端位于老鷹巖半山腰,處于臨崖陡坡地段,且前期進度受砂石料供應緊張等影響較大,出口端前期征拆難度較大,雨季突泥涌水嚴重。
隧道施工現場
面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困難,納晴公司、納晴總監辦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黨建引領,保安全、控質量、抓進度,通過支部聯創聯建,統籌參建各方,有效整合地緣優勢,由納晴18、19、20標地共同組建“克難攻堅聯合突擊隊”,充分發揮“3+3”黨建共同體共商共治效能,3個標段通力協作,由搶先到達合同樁點的19標接力往18標進口端作業,營造“你追我趕”的勞動競賽氛圍,并通過開展隧道監控信息系統使用、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以及洞身開挖、初支、仰拱、防排水及二襯施工等現場觀摩和學習交流,有效解決安全步距、砼外觀質量控制、突泥涌水、材料短缺及進出口施工進度不平衡等問題。在參建各方共同努力下,老鷹巖特長隧道提前27天實現雙幅貫通。
據悉,老鷹巖特長隧道雙向貫通,大大縮短了納晴18標至19標之間的工程物資轉運距離,明顯提高了工程建設效率,同時打通了位于隧道兩端的晴隆縣花貢鎮與普安縣白沙鄉之間的“咽喉要道”。整體建成后車程將由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10分鐘,為兩地群眾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也將為地方經濟、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軌道交通展消息 2025年4月,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4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26條,運營里程10975.8公里,實際開行列車361萬列次,完成客運量28.5億人次,進站量17.0億人次。4月份,客運量環比減少0.3億人次,減少1.0%,同比增加0.9億人次,增加3.3%。4月份全國總運營里程的平均客運強度為0.865萬人次每公里日,環比增加2.1%,同比減少3.5%。本月無新開通線路。 其中,43個城市開通運營地鐵、輕軌線路268條,運營里程9507.8公里,完成客運量27.5億人次,進站量16.3億人次;16個城市開通運營單軌、磁浮、市域快速軌道交通線路25條,運營里程970.7公里,完成客運量8695萬人次,進站量5809萬人次;18個城市開通運營有軌電車、自動導向軌道線路33條,運營里程497.3公里,完成客運量1047萬人次,進站量990萬人次。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